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典型故障及其发生原因
更新时间:2022-07-03 06:11
电气线路故障可能导致触电、火灾、停电等多种事故。下面对电气线路的常见故障作一简要分析。
a.导线线间距离小,三相导线垂直度不同,遇到大风刮动,容易引发相间相碰短路.并烧伤导线。
b.树枝、金属物掉落在线路上;吊车作业时误碰线路,也都会造成导线短路和损伤。
c.受周围环境有害气体的长期腐蚀,有效截面减少。导线损伤者不是很严重,可酌情采用敷线补修的方法给予处理。
c.线路长期遭受风吹雨打,氧化腐蚀日益严重:接头接触电阻变大:影响发热。部是
就现象而言,电缆故障包含机械损伤、铅皮(铝皮)龟裂、胀裂、终端头污染、终端头或中间接头爆炸、绝缘击穿、金属护套腐蚀孔等故障。就原因而言电缆故障包含外力破坏、化学腐蚀或电腐蚀、雷击、水淹、虫害施工不妥 ↓维护不 当等故障。电缆常 见故障和防止方法如下:
①塑料电缆进水:因为塑料一旦被水侵人后,容易发生绝缘老化现象,特别是当导体温度较高时,导体内的水分引起的渗透老化更为严重。所以在塑料电缆的运输、储存、敷设和运行中都不允许进水。
②电缆过负荷运行:电缆运行的安全性与其载流量有着密切的关系,过负荷将会使电缆的事故率增加,同时还会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。因过负荷所造成的电缆损坏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:
c.使电缆铅包膨胀,甚至出现龟裂现象,如制造质量差、安装条件不良的电缆长期过负荷下会引起的铅包疲劳、龟裂、胀裂现象;
③受外力损坏:电缆本身的事故,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外力机械损坏而引起的,据统计由市政建设管理不严、施工不善等引起的外力机械损坏,约占电缆事故的50%,所以在电缆运输、吊装、穿越建筑物敷设时,要特别注意防止外力的影响。在电缆线路附近施工时,要提示施工工人特别注意这一点,必要时,要采取保护措施。
④电缆终端头套管出现污染:主要措施有定期清扫套管,最好是在停电条件下进行彻底清扫:在污秽严重的地区,要对电缆终端头套管涂上防污涂料,或者适当增加套管的绝缘等级。
⑤户外终端头进水爆炸:主要是由于因施工和维护不当,造成终端头凝结水结聚在电缆头内,最终导致绝缘受潮击穿,引起爆炸。
⑥电缆中间接头爆炸:大多是过负荷引起接头盒内绝缘胶膨胀而胀裂壳体,或是导体连接不良使接头过热而爆炸。
①短路。绝缘完全损坏将导致短路。短路时流过线路的电流增大为正常工作电流的数信到数十倍,而导线发热又电流的平方成正比,以致发热量急剧增加,短时间即可能起火燃烧。如短路时发生弧光放电,高温电弧可能烧伤邻近的工作人员,也可能直接引起燃烧。此外,在短路状态下,一些裸露导体将带有危险的故障电压,可能给人以致命的电击。
②漏电。如绝缘未完全损坏,将导致漏电。漏电是电击事故最多见的原因之一。另一方面,漏电处局部发热。局部温度过高可能直接导致起火,亦可能使绝缘进一步损坏,形成短路,由短路引起火灾。此外,如果导体接地,由于接地电流与短路电流相差甚远,虽然线路不致由接地电流产生的热量引燃起火,但接地处的局部发热和电弧可导致起火燃烧。
连接部位是电 气线路的薄弱环节,如果连接部位接触不良,则接触电阻增大,必然造成连接部位发热增加,乃至产生危险温度,构成引燃源。如连接部位松动,则可能放电打火,构成引燃源。
特别是铜导体与铝导体的连接,如没有采用铜铝过渡段,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,很容易成为引燃源。在潮湿场所或室外铝导体与铜导体不能直接连接,而必须采用铜铝过渡段。
过载将使绝缘加速老化。如过载太多或过载时间太长,将造成导线过热,带来引燃危险。此外,过载还会增大线路上的电压损失。过载的主要原因有二:一是使用者私自接用大量用电设备造成过载。
断线可能造成接地、混线、短路等多种事故。导线断落在地面或接地导体上可能导致电击事故。导线断开或拉脱时产生的电火花以及架空线路导线摆动、跳动时产生的电火花均可能引燃邻近的可燃物起火燃烧。此外,三相线路断开一相将造成三相设备不对称运行,可能烧坏设备;中性线(工作零线)断开也可能造成负载三相电压不平衡,并烧坏用电设备。
线路安装中最为多见的问题是间距不足。间距不足可能导致碰撞短路、电击、漏电等事故,妨碍正常操作。间距不足的事故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:一是施工质量差,没有严格地按照规范设计和安装;二是运行维护不当或长时间不维护检修;三是某些人员不顾原有的电气装备,违反规程,冒险施工。